“在人民劇場設計之初,這兩尊雕塑就是建筑設計方案整體創(chuàng)作的部分,它體現(xiàn)了新疆民族文化的特征,更加強了建筑物歌舞劇院性格的表達,使得里外功能相協(xié)調。它們本身就是這座建筑不可分割部分?!?/div>
83歲的金祖怡退休前為自治區(qū)建設廳副總工程師,已故的愛人劉禾田是新疆人民劇場的主要設計者。金祖怡在重慶大學上建筑系時曾選修雕塑,在她的建議下,當時的新疆軍區(qū)工程處設計科建筑股(即后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工一師建筑設計院)成立了雕塑組,李宇翔任組長,旗下有宋興華、潘丁丁、馬毅、黃以德等多位藝術家。后改為建筑藝術組。
金祖怡回憶,1954年冬,著名舞蹈家康巴爾汗看到正在創(chuàng)作中的人民劇場雕像時,十分高興,一邊仔細觀看,一邊還做出造型。對雕塑的舞姿尤其是手型和舞鞋提出了意見。在雕塑創(chuàng)作和制作期間,還多次有民族文藝人士主動來當模特。這使主創(chuàng)者李宇翔和其他年輕的雕塑家們備受鼓舞。
1956年底,兩尊歌舞者雕塑和人民劇場同時完工,成為新疆建筑史上的一座豐碑。矗立在劇場門前兩側高3.5米的兩座雕塑,一歌一舞,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。彈著熱瓦甫的男歌手俊美英爽,身材優(yōu)美的女舞蹈家舞姿曼妙嫻雅,兩尊雕塑均極富動感,受到了各族人民的喜愛,人們爭相來到劇場前參觀合影。
人民劇場從建成后直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,曾是自治區(qū)歷次重要會議的主會場,朱德、劉少奇、董必武、陳毅、賀龍、胡耀邦、王震、王恩茂、賽福鼎艾則孜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在此出席會議或觀看演出。半個世紀以來,它一直是這座城市的地標建筑。
“在北京不知道新疆還有這么好的雕塑?!?5歲的孫增禮,現(xiàn)為新疆雕塑藝術委員會名譽主任。1965年他畢業(yè)于中央美院雕塑系,分配到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工一師建筑設計院,當時已取消了雕塑組,成為一名描圖員。
一來到烏魯木齊,他首先慕名跑到南門“看望”這對歌舞雕塑?!爱敃r感覺挺好,(雕塑)與建筑很協(xié)調。那時人民劇場既是歌舞表演的場所,還發(fā)揮著"人民會堂"的功能,兩位"舞者"既生動活潑富于動感,又挺拔不失莊重,形象優(yōu)美,比例恰當,跟人民劇場的環(huán)境功能很和諧。這在當時,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雕塑。”
“其實,當時去看兩尊雕像心里還有其他想法。來新疆時,全疆搞雕塑的只有三四個人。自己所學是否有用武之地?看到它們時,心里有底了?!睂O增禮風趣地說。